注塑模具是一種生產塑膠制品的工具;也是賦予塑膠制品完整結構和尺寸的工具。注塑成型是批量生產某些形狀復雜部件時用到的一種加工方法。具體指將受熱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機高壓射入模腔,經冷卻固化后,得到成形品。那么注塑模具的標準開發流程是什么樣的呢?
在畫模具總裝圖之前,應繪制工序圖,并要符合制件圖和工藝資料的要求。由下道工序保證的尺寸,應在圖上標寫注明"工藝尺寸"字樣。如果成型后除了修理毛刺之外,再不進行其他機械加工,那么工序圖就與制件圖完全相同。
在工序圖下面標出制件編號、名稱、材料、材料收縮率、繪圖比例等。通常就把工序圖畫在模具總裝圖上。
繪制總裝圖盡量采用1:1的比例,先由型腔開始繪制,主視圖與其它視圖同時畫出。
模具總裝圖應包括以下內容:
模具成型部分結構
澆注系統、排氣系統的結構形式。
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。
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件,定位、導向件的位置。
標注型腔高度尺寸(不強求,根據需要)及模具總體尺寸。
輔助工具(取件卸模工具,校正工具等)。
按順序將全部零件序號編出,并且填寫明細表。
標注技術要求和使用說明。
模具總裝圖的技術要求內容:
對于模具某些系統的性能要求。例如對頂出系統、滑塊抽芯結構的裝配要求。
對模具裝配工藝的要求。例如模具裝配后分型面的貼合面的貼合間隙應不大于0.05mm模具上、下面的平行度要求,并指出由裝配決定的尺寸和對該尺寸的要求。
模具使用,裝拆方法。
防氧化處理、模具編號、刻字、標記、油封、保管等要求。
有關試模及檢驗方面的要求。
由模具總裝圖拆畫零件圖的順序應為:先內后外,先復雜后簡單,先成型零件,后結構零件。
要求如下:
圖形要求
一定要按比例畫,允許放大或縮小。視圖選擇合理,投影正確,布置得當。為了使加工專利號易看懂、便于裝配,圖形盡可能與總裝圖一致,圖形要清晰。
標注尺寸要求統一、集中、有序、完整
標注尺寸的順序為:先標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,再標注配合尺寸,然后標注全部尺寸。在非主要零件圖上先標注配合尺寸,后標注全部尺寸。
表面粗糙度
把應用多的一種粗糙度標于圖紙右上角,如標注"其余3.2。"其它粗糙度符號在零件各表面分別標出。
其它內容
例如零件名稱、模具圖號、材料牌號、熱處理和硬度要求,表面處理、圖形比例、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、技術說明等都要正確填寫。
上一篇:復雜模具變形的原因及預防措施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