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具在執役過程中,模腔型面變形下塌,使被加工零件尺度超差,然后造成模具失效。這種失效形式主要呈現在熱鍛模、熱輥鍛模上,尤其是熱鍛模的下模。鍛壓金屬材料的模具,被鍛毛坯的溫度高達1000℃以上,模具外表與高溫毛坯接觸時,將會有大量的熱量傳到模具外表,即便采取了強制冷卻措施,也不一定能將模具的外表溫度下降到很低的程度,根據鍛壓工藝特點、模具的結構和冷卻的作用,大約在500~600℃動搖。下模經受熱影響更大,簡單使其型腔外表軟化、變形,導致陷落。實踐表明,當模具外表層的硬度因為過度回火而被軟化到30HRC以下時,簡單發生塑性變形。
在鑄造熱強性較高的材料時,或模具硬度較低,抗壓強度不足時,也簡單引起模具型腔陷落而失效。
熱鍛模在鑄造18Cr2Ni4WA鋼時,僅鍛壓1000件左右模腔就下陷變形而失效。在下塌區周圍,因為受到拉抻應力的作用,還呈現了細微的橫向裂紋。沖擠低碳鋼杯形鍛件的沖頭,但其頭部圓弧部分因為壁厚達30mm,雖然冷卻正常進行,但因為熱傳導路程較長,使該處的溫度升高,心部C點硬度為49~51HRC,距外表2mm處的A、B兩處的硬度下降到14~29HRC,使模具材料過度回火而軟化變形。
上一篇:復雜模具變形的原因及預防措施解析
下一篇:什么是熱作模具鋼的腐蝕